查看原文
其他

读书:一个修订版删除点&一个小遗憾 ——《沸腾十五年》读后感之1

一粒石子漂泊记 一粒石子漂泊记
2024-09-21

【摘要】      

《沸腾十五年》读后感,准备写以下三点:

1、一个小遗憾:没有看到的《赢在中国》——慧聪网片段,这个案例值得感叹的太多,其中一个就是高速发展的行业,“读懂”企业太难了。

2、一个新版删除点:修订版删除“IDG熊晓鸽评价刘晓松(信力德)片段”,关键点:风投与普通投资者对价值判断的差一点。

3、一个知识点:从达克效应看互联网产业周期,分析普通投资者适合选择什么样的企业。同时串一串书中介绍的创始人、实控人对公司价值的认知偏差案例。

因前两点核心内容是补充修订版删除内容和分享《赢在中国》的案例,单独先发出,即今天文章的内容;

 

第三个点是由前两点引出来的,也是读完这本书后最大的收获,单独成文,下次发出,目的是尝试回答两个问题,排除掉一些非分之想:

1、从达克效应的角度,分析行业发展周期分解及其特点;

2、作为普通投资者,适合在哪一阶段介入投资?

 

【说明】

         1、文中“老唐”,为知名大V唐朝,著作《巴芒演义》、《价值投资实战手册》、《手把手教你读财报》等,公众号《唐书房》,我们的老唐校长。

        2、发文时间~每周二,频率~每周一篇。最近刚刚开始输出,平常工作读书忙,一般是周末码字,周一静下来审视、修改,然后周二发出。如果内容没有问题,就提前发出。

 

【正文】

书目:《沸腾十五年》,作者林军,该书记录了1995年至2009年,中国互联网行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史,内容来自作者的感受以及对行业参与者的访谈等等。完美的展现了互联网行业从无到有,到繁荣的过程。也呈现了BAT发展壮大,身后的累累白骨。

读《沸腾十五年》的过程,再次感受互联网行业的发展,同时作为一个客户的角色,也是这个行业的创新、创业者们的受益者,如QQ、论坛、起点等等,因为不打游戏,对游戏所了解的,仅限于知道同学们在玩传奇、魔兽、CS而已。

而2010年以后,随着4G和智能手机的高速发展,应该算进入互联网2.0时代——移动互联网,今年作者又新出了《新沸腾十年》,记录后面的故事,不过书太厚,我晚点再看。

所以《沸腾十五年》,算是互联网行业完整的一个生命周期,其后就是行业的二次升级。

这十五年有其独立性,完整的行业发展周期。

读书过程感受很多,本文先行介绍以下两点:

1、一个小遗憾:没有看到的《赢在中国》——慧聪网片段,这个案例值得感叹的太多,其中一个就是高速发展的行业,“读懂”企业太难了。

2、一个新版删除点:修订版删除“IDG熊晓鸽评价刘晓松(信力德)片段”,关键点:风投与普通投资者对价值判断的差异点

 

 

一、一个小遗憾:

——没有看到张向东VS慧聪网郭凡生

 

作为一个互联网行业的旁观者,印象最深刻的是创业者节目——《赢在中国》,这个节目是中国互联网行业大发展、大创业背景下应运而生的,评委里面有熊晓鸽、马云、史玉柱、牛根生等等。

我对这个节目印象最深刻的事情,是发生在2006年的《赢在中国》,一个落选创业者(张向东),发表了自己的看法——未来阿里巴巴将会打败慧聪网。

然后郭凡生(慧聪网)一顿说:我都这么成功了,你都不相信,凭什么让大家相信你?一个比我还不成功的人?


拿到书后,就到2006年去找,很遗憾,作者没有选取这个案例。

后来,

慧聪网——估计没有多少人听说过。

那个小哥——张向东,创立的公司被马云收购了,不知道有么有对其眼光肯定的奖励成分在里面?然后小哥做独立投资人了。

还发生了一个小故事,小哥创立的万网,屏蔽慧聪网,让旁观者感叹莫欺少年穷!

在我这个普通人眼里——小哥很成功!

——当年我也笑了,但不知道在笑什么?

这些年来,我会时不时的把这一段搜出来看看,真能感受到小哥当年的尴尬!

    

反思与学习的地方:

现在,从一个投资者角度,知道了结果,再看当年的视频,从主持人、观众、其他评委、郭凡生等等的笑声中,感受到更多的是企业价值,真的很难认知,作为互联网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,这一段必不可少。

郭凡生——当年的成功人士、专业人士,慧聪网的创立者和实控人,这么成功一个人,尚且对公司、对行业的发展和企业价值认知产生偏差,最终沉沦,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。

 

下面就是这一段视频链接(网络搜索而来),可以感受一下:

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av42248173

 

二、一个新版删除点:

——修订版删除“IDG熊晓鸽评价刘晓松(信力德)片段”,关键点:风投与普通投资者对价值判断的差异点

 

后记中,作者特别介绍,修订版删除了部分风投相关的内容,我在看的时候,是在微信读书和纸质版同步看,开始没注意,写读后感的时候刚好发现了修订版中删除的一个点,“IDG熊晓鸽评价其学弟刘晓松(信力德)片段”,其中刘晓松与IDG熊晓鸽对公司价值判断的分歧,解读出来的就是“风投与普通投资者对价值判断的差异点。”

 

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,常常羡慕投中阿里巴巴、腾讯等的早期投资者,所获得的成千上万倍的收益,我们和他们的差异是什么?

最大的差异点,其实芒格老爷子已经说了:

——“我不会投资未来很美好,但过去和现在很差的公司!”

(摘自《巴菲特股东大会问答》)

风险投资:期望的是高收益,自然是要面对高风险的;

普通投资者:需要的是确定性,我们跟着巴神、芒格、老唐这一卦,期望获得“只富一次”,期望的是高确定性下的相对高收益。

这个是值得思考的意义,也是我们在投资过程需要排除的一个点。

周日发现这个,我打算把第三点单独成文,作为《沸腾十五年》的读后感,后续按照达克效应结构,单独整理一下分众的发展历程。

 

下为修订版与初版内容对比:

1、修订版原文:浓缩成立一句话

 


2、初版原文:内容丰富,

    核心点:(节选自《沸腾十五年》初版书中2005年):

在研究之后,IDG决定不投资信力德,这让刘晓松感到很生气。“我的公司发展这么好,这么赚钱,你为什么不投?”

刘晓松问熊晓鸽,熊晓鸽给刘晓松分析,信力德虽然目前赚钱,但赢利模式有问题,即这种靠给人做系统集成的软件公司规模难以扩大。即使100个人一年能够赚四五百万元,但追加投资后增加到500人,净利润可能也不会大幅度增长。

一句话,成长性不够,没有太多的想象空间。

 

下图为修订版删除的内容原文,有点多:

 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一粒石子漂泊记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